曾经有这样一名女子,其在三十来岁时,由于精神受到了打击,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都抑郁寡欢,之后就发自己的脸上长出了很多斑点,这不仅让其原本糟糕的心情变得更加抑郁,而且斑点也随之越来越大了,而为了做出改变,她就下定决心去寻求中医的帮助。
大夫在看诊过程中发现她舌质紫暗,于是便判断是瘀血所致,同时,在结合身体的其他症状,比如经常感觉胸闷、两肋胀痛、情绪低落后,便推断出女子的肝脏也存在异常,随后就给她开了一个药方。这名女子在服用几天药方后,脸上的斑点果真淡了下去,自身的胸闷等不适症状也得到了一定改善,而这位中医所开具的药方,其实就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代表方剂之一——血府逐瘀汤。
王清任是清代有名的医家,同样也是“活血化瘀第一人”,由于王清任在学医之前,是习武之人,而对于经常练武的人来说,受到扭伤、刀剑刺伤乃家常便饭,于是,学以后的王清任便对血瘀有着非常独特的见解,在他所编撰的《医林改错》里,收录了很多具有活血化瘀之效的有名方剂,而血府逐瘀汤便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。
血府逐瘀汤总共由11味中药配伍而成,其中甘草6g、枳壳6g、桃仁12g、红花9g、当归9g、生地9g、川芎4.5g、赤芍6g、牛膝9g、柴胡3g、桔梗4.5g,将这些中药用水煎煮,服用之后,会起到活血化瘀、行气止痛的功效,常用于胸中血瘀病证的改善。
说到这,可能不少人都会觉得疑惑了,这明明就是化解瘀血的药方,为何能够祛除脸上的斑点呢?其实,脸上斑点的形成,往往与自身气血运行有关,当气血运行受到阻碍,在身体里积滞并拥堵在脸面时,那么就会出现瘀斑,这就如同长期不流动的河水一般,最终会让脸面变脏、发黑。所以,斑点虽看似是皮肤问题,但究其根源,还是与身体内部出现异常有关。
方剂里的桃仁和红花是活血化瘀的经典药对,虽然这二味药材都有利于将身体里的瘀滞化解,但却各自都有善长的领域,其中,桃仁善于化解身体里的有形瘀血,比如内部出现的包块、囊肿等,而红花则善于化解无形瘀血,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跌打扭伤等。除此之外,方中的川牛膝也具有很强的活血能力,再加上赤芍,整个方子的活血化瘀力道就更猛了。
至于方中的柴胡和枳壳,其主要作用其实是为了解决气滞问题,毕竟血瘀的形成,与气机运行是密切相关的,柴胡尤其擅长疏肝,能够将郁结之气散开,散开以后,再推着气机缓缓往前走,而枳壳就不一样了,这味中药具有很强的药性,与柴胡相配伍,可以很好地加快气血流通,让气血流动起来。
当归、生地可滋阴补血,将血液中的“垃圾、废物”带走,同时,当归的妙处还在于,能够在补血的同时兼顾活血,气血充盈后,一方面能够让脸上的斑点变淡,同时还能让人气色更加红润,所以,在孙思邈的《千金翼方》里就说过,当归是“妇人面药”。
在最后的几味中药材中,川芎和桔梗上行,尤其是川芎,上行头目,下行血海,可以将气血推入头面,而甘草调和药性,可以让这些中药更好的发挥作用。
不过,在这里还要告诉大家的一点是,女性之所以容易长斑,其实是受肝郁气滞的影响,因此,在针对黄褐斑进行调治时,往往也离不开对肝气的疏泄,当然,如果身体出现了气血不足的情况,那么脾胃的养护也同样不能被忽视。
亿融配资-我要配资官网-配资股票-重庆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